产品详情
9月7日,“陶石辉映 文明曙光”张家口新石器时古效果展在张家口市博物馆拉开序幕,70余件镌刻着先民才智的史前文物团体露脸,一幅从万年文明萌发到五千年文明开放的前史长卷慢慢铺展在群众眼前。该展览是第九届河北省旅行工业高质量开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系列活动之一,将继续至12月31日,约请市民与游客共赴这场“时空对话”。
张家口市博物馆讲解员李静介绍,展出的70余件文物均经专家精心遴选。其间,出土于康保县兴隆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筒形罐为初次露脸。该罐形状周正,纹饰摆放规整,其一起的纹饰构成方法颇具讲究。“专家估测,先民在陶器坯体未干时,用麻布包裹坯体并敲打,取下麻布后再进行烧制,终究构成了这种明晰的纹饰,这类用具在其时应该是他们日子中的运用用具。”李静向记者介绍文物布景。
作为近年来张家口新石器时古效果的一次会集审阅,本次展览串联起多座“文明坐标”,从记载古人类前期活动的阳原泥河湾遗址、勾勒前期聚落形状的尚义四台遗址到留存日子印记的康保兴隆遗址……70余件展品沿着时刻头绪层层递进,完好展现了张家口从一万年前的文明史怎么走向五千年前的文明史,体系地展现了张家口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相貌、社会日子和文明进程,让群众得以接触这片土地的深沉前史根脉,沉溺式感触史前文明的一起魅力。
“欢迎我们走进张家口市博物馆,近距离了解张家口的前史布景和文明,亲手接触史前文明的温度,一起探寻中华文明曙光初现时的灿烂与光辉。”李静向广阔市民和游客宣布邀约。